时间:2020-08-03
同样的蜂蜜,冬季很粘稠,每到夏天感觉就变稀了,而且温度越高,蜂蜜越稀,甚至新买回来的同一品牌规格同品种的蜂蜜,也感觉有点稀,很多人对此现象不理解,很多消费者还以为蜂蜜加了水或者变质了呢。说到蜂蜜变稀,不得不说蜂蜜的一个物理特性,蜂蜜的黏滞性,又称粘度,蜂蜜的黏滞性越高,给人的感觉就越粘稠,蜂蜜的黏滞性越低,给人的感觉就越稀。蜂蜜的黏滞性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?
蜂蜜的黏滞性是指即黏度、稠度或抗流动性。蜂蜜黏滞性大小主要取决于蜂蜜本身的含水量,蜂蜜的粘度随着水分含量升高,其粘度降低,蜂蜜含水量越高,其黏滞性越低。见下图。
图2蜂蜜粘度与水分的关系
蜂蜜的粘度随着水分含量的升高而降低。
但是蜂蜜的含水量并不是决定蜂蜜的粘度的唯一因素。
温度也是影响蜂蜜粘度的又一重要因素。蜂蜜的粘度随着温度升高,其粘度降低。蜂蜜温度高了,黏滞性就下降。见下图。
图3 蜂蜜粘度与温度的关系
蜂蜜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。
有些蜂蜜在剧烈搅拌下,也会降低黏滞性,静止后又恢复原状。黏滞性大的蜂蜜难以从容器中倒出来或难以从巢脾中分离出来,加工时过滤困难和澄清速度延迟,气泡和杂质不易清除,粘在容器壁上不易分离下来。
因此,夏季外界气温高,蜂蜜的温度也升高,蜂蜜的黏滞性下降,给人的感觉就是变稀,其实蜂蜜的含水量变没有变化,也没有被加水,更没有变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