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0-09-16
一、品种特征特性
树姿开张,树冠呈不规则圆头形,生长势中等。主干黑褐色,纵裂纹明显;嫩梢黄绿色,较粗壮,秋梢节间长2.54厘米。叶片长椭圆至卵状披针形,小叶长14.37厘米,宽3.90厘米,先端渐尖。果实近圆形,大小均匀,平均单果质量10.1克。果皮厚,浅黄褐色,龟状纹不明显,疣状突起明显。果肉乳白色,半透明,表面不流汁,易离核,质地爽脆,化渣,汁少,味浓甜带香味,可食率70.7%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.5%。果核浅棕红色,种脐宽阔。果实耐贮藏性好。
在广西南宁和桂南地区抽穗期2月底至3月初,开花期3月底至4月下旬,果实成熟期7月底至8月上旬。嫁接苗定植后第3年可结果,株产5千克以上;第5~6年进入丰产稳产期,株产20千克以上,隔年结果和大小年结果现象不明显。
二、栽培技术要点
适合在广西桂南地区种植。嫁接苗宜采用大乌圆作砧木。选择土壤疏松、土层深厚的缓坡地建园,行株距5米×4米。幼龄树在离地面30~40厘米定干,培养分布均匀的3~4个主枝,形成丰产的树冠。南宁地区末次秋梢宜在10月中旬抽出,抽穗期适当短截花穗和疏穗,6月初疏除畸形果、病虫果和过密果,大穗每穗留果70~80粒,中穗留果50~60粒,小穗留果30~40粒,以提高果实单果质量和品质